信息摘要:
爲了防止實驗室汙染的擴散,汙染物的一般原則:收集,貯存,分別重點。和固化盡可能回收,焚化,選擇實際的工作檢測合適的方法,以最小化的廢物量,減…
爲了防止實驗室汙染的擴散,汙染物的一般原則:收集,貯存,分別重點。和固化盡可能回收,焚化,選擇實際的工作檢測合適的方法,以最小化的廢物量,減少汙染。廢棄物的排放應符合國家環保排放標准。
1.化學類廢物
一般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進行稀釋排出。大量的有毒氣體我們必須可以通過與氧充分利用燃燒或吸收信息處理後才能達到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能混合存放,容器标签上必须注明废弃物种类,存放时间,定期处理.. 一般废液经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即可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回收..
①含汞廢液的處理
3排放标准:在废物中的汞的排放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5mg的/ L(以Hg)。
處理方式方法:①硫化物共沈澱法:先將含汞鹽的廢液的pH值調至8-10,然後通過加入一些過量的Na2S,使其可以生成HgS沈澱。再加入FeS04(共沈澱劑),與過量的
S2形成FeS沉淀,悬浮在水中的HgS颗粒难以沉淀吸附共沉淀.. 然后静置、分离、离心、过滤,滤液中的汞含量可降至0.05mg/L。 还原法:以铜屑,铁屑,锌颗粒,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可直接回收金属汞..
②含镉廢液的處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含废液加入石灰镉,将pH调节到10.5或更高,并充分搅拌放置镉离子后变得难溶镉(OH)2个沉淀。出析出物,在滤液中双硫腙光度法Cd离子分离后(还原至0.1mg / L或更小),将滤液中和至pH约7,然后排出。
②離子交換法:利用Cd2+離子比水中進行其它金屬離子與陽離子可以交換以及樹脂有更強的結合力,優先發展交換.
③含鉛廢液的處理
在废液中加入石灰,调整到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 H)2沉淀。 然后加入Al2(S04)3(混凝剂)将p H值降低到7-8,然后用Al(O H)3共沉淀Pb(O H)2分离沉淀。 达标后,废液排放。
④含砷廢液的處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 通过对新氢氧化物和砷化合物的共沉淀,去除废液中的砷。 放置过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⑤含酚廢液的處理
酚屬劇毒類細胞以及原漿毒物,處理方式方法:低濃度的含酚廢液可加入次氯酸鈉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爲不同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一個高濃度的含酚廢液,可通過提高醋酸丁酯萃取,再加一些少量的氫氧化鈉標准溶液反萃取,經調節pH值後進行知識蒸餾可以回收.處理後的廢液汙染排放。
⑥綜合廢液處理
用酸碱调节废液pH至3-4,加入铁粉,搅拌30m in,再用碱调节pH至9左右,继续搅拌10m in,加入硫酸铝或碱性氯化铝混凝剂,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在废渣中处理..
2.生物類廢物
生物類廢物應根據其病源特性、物理結構特性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容器和地點,專人分類信息收集數據進行嚴格消毒、燒毀處理,日産日清。
①液體廢物管理一般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技術處理。固體可燃性廢物利用分類信息收集、處理、一律不能及時通過焚燒。固體非可燃性廢物分類數據收集,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工作處理。滿足消毒條件後作最終導致處置。
②可重複可以利用的玻璃以及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進行浸泡2-6h.然後通過清洗需要重新設計使用,或者一個廢棄。
③盛玻璃试样,塑料,搪瓷容器可以煮沸或浸泡以1000mg / L的氯漂白剂的上清液15分钟2-6h,水和清洁剂擦洗,漏极消毒后;.用于微生物培养物,蒸汽压力灭菌后使用。
④微生物進行檢驗通過接種可以培養過的瓊脂平板應壓力以及滅菌30min,趁熱將瓊脂倒棄處理。
⑤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樣品,加漂白粉攪拌後作用2-4h,倒入化糞池或廁所。或者進行焚燒處理。
3.放射性廢棄物
一般實驗室放射性廢物低放射性廢物,在一個特殊的汙物桶收集過程實驗放射性廢物的産生,外標使用醒目的標識,這取決于放射性同位素如何半衰期長桶存儲預定的時間,以便該衰變和化學沈澱填埋或焚燒濃縮。
①放射性環境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碘131、磷32等)的廢棄物,用專門的容器進行密閉後,放置于一個專門的貯存室,放置工作十個半衰期後排放企業或者通過焚燒技術處理。
2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长的废物(例如。 铁59,钻60等。 ),即液体可通过蒸发、离子交换、容器中的混凝剂的共沉淀和集中在放射性废物坑中的方式浓缩。